八步螳螂拳在台灣的現況調查

----當代社會與文化課程田野調查報告

本文出於《力與美》雜誌第72期(民國85年4月15日出版)

作者----江大學中文系學生:王延仁、梁豫慧

 

附誌:

好久沒有新東西出來了,這一陣子在準備經絡推拿班的課程,只好先拿以前的文章頂一下,這一篇是大學時代〈當代社會與文化〉課程的田野調查報告作業,當時花費了不少心思找資料、訪談,雖然不是很成熟,不過尚可以看看八步螳螂拳在台灣的狀況。那時同學許吉宏在《力與美》雜誌打工,就幫我拿去投稿,結果竟然真的刊登出來了,多年未曾聯絡,有些想念這位也練國術、也喝普洱茶的朋友。

十來年的時間,有些物換星移,和我共同掛名的同學--豫慧,如今已離開我們和她的三個寶寶。當時白天在銀行上班,晚上來上課,根本沒有時間做什麼田野調查報告,於是我做好了讓她一起掛名。後來她過度忙於工作,接任一個分行的經理,竟於去年初中風,數日後便病逝,我是由其他朋友處輾轉得知,連最後一程都沒能送。

彭韓萍學長,說來也算我半位老師,正當壯年即酒後車禍離世,亦令人不勝唏噓!

而王傑老師更老當亦壯,仍於興隆公園誨人不倦,場子之熱更勝從前。

而我於訪問左師顯富之後沒多久,即從其習拳。目前左師仍於景美的武館內授拳。

張光宏學長則長期於世新大學國術社耕耘,亦早已桃李遍佈。

而林師松賢後來擔任兩任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理事長,並執教於師大國術社,目前長期“滯留"於大陸(經商),我一年也難得見其一、兩面,反而是香港劉門武藝的師兄弟能較常親炙於師前了。

 

八步螳螂拳在台灣的現況調查

----當代社會與文化課程田野調查報告

 

緒論

「這般好手真少有」,這是〈憶述「八步螳螂拳」名師衛笑堂先生〉一文,刊載於專業國術雜誌「力與美」月刊時的標題。到底這位好手如何令「八步螳螂拳」在臺灣從無到有,以至於門徒遍及海內外,以及他在傳承傳統武術時如何執著地堅持信念,相信不論是國術的愛好者,或是關懷傳統文化的人士,都會希望深入來探究與瞭解的。

中華國術的起源及發展源遠流長,門派之盛,更是世界各國武術難以望其項背的。早期先民渡海來臺,亦帶來了不少武術拳種,因為客觀環境需要,逐漸發展為以各庄頭為主,來對內傳授用以建立防衛力量的武術。到了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大量人口隨國民政府移入臺灣,其中亦不乏許多武術名家。這些武術名家在臺灣定居之後,因著各種機緣而開班授徒,將他們所擁有的寶貴文化藝術資產傳續下來。其中,螳螂拳因為其注重實用技擊的特色,以及來臺名師眾多,故習練者極多而日益昌盛。這些來臺的螳螂拳名師有;七星螳螂拳的李崑山老師和王松亭老師、六合螳螂拳的張祥三老師以及劉雲樵老師、八步螳螂拳的衛笑堂老師、秘門螳螂拳的張德奎老師。本文針對創成時間較晚,而手法、身法、步法發展更為完整的八步螳螂拳為對象,介紹其在臺灣的發展及現況。

本文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是八步螳螂拳的起源及正名;對八步螳螂拳的創發過程、名稱由來以及在大陸的傳承情形做一個介紹,以明其源流,並針對一些對於八步螳螂拳的質疑,試著做澄清、解釋的工作。其次是八步螳螂拳的特性,針對八步螳螂拳足以立足臺灣當代武術界的優越特色及條件加以闡述,並介紹其基礎理論,以及訓練方法。再次是八步螳螂拳在臺灣的傳授情形,以將八步螳螂拳帶來臺灣的衛笑堂老師為主軸,介紹其武術生涯,以及在臺灣的傳授過程和流傳情況。最後則是在臺灣授拳之八步螳螂拳老師特寫,個別介紹目前仍在臺灣教授拳術的衛老師弟子,其習武過程、授拳概況以及對武術的信念。

壹、八步螳螂拳之起源及正名

八步螳螂拳,是螳螂拳的一個支派。所以,要談八步螳螂拳的起源,不能不先談談螳螂拳的起源。對於螳螂拳的起源,由於沒有確切資料可考,因而眾說紛紜,傳說極多。然而綜觀各家之說,對於螳螂拳的創發經過雖有歧異,但都以王朗為其創始租師。王朗,是明末清初時山東即墨人,因偶見螳螂與蟬爭鬥,而悟出模仿螳螂動作的技擊手法及身法,再配合猿猴之步法,創出螳螂拳。其後更雲遊天下,四處訪友以切磋武藝,再融合了當時十八位名家的長處而大成。

一直傳到了民國初年,有精通螳螂拳的姜化龍老師、與精通八卦拳的王宗慶老師、精通形意、通臂的陳德善老師,一起研究武術,擷取各家之長,去蕪存菁,創成一種新的螳螂拳。其新編的套路共分為六段,每段約六十個式子,合為三百多個式子,稱做摘要。為了有別於傳統的螳螂拳,因為其基本的練習動作是八個式子和八個步法,姜化龍老師就將其名之為八步螳螂拳。

其後,姜化龍老師把八步螳螂拳傳給了馮環義老師,馮環義老師再傳給衛笑堂老師,而衛笑堂老師將其帶至臺灣,並廣為傳授。

有些傳統螳螂拳家對上述說法並不接受,而提出質疑。其質疑主要有兩點;

第一、眾所週知,同為姜化龍老師所傳的李崑山老師,在臺教授的是傳統的七星螳螂拳,為何一師所授,卻是不同的拳術?

第二、早在姜化龍老師以前,即已有螳螂摘要拳,如傳統七星螳螂拳、及香港螳螂拳名家黃漢勛先生所承襲的羅光玉先生一派,皆有摘要拳,何待民國初年姜化龍老師才來創編?

面對這些質疑,跟隨衛笑堂老師習拳多年的左顯富老師認為,這些問題都很好理解:

第一、姜化龍老師本來就是傳承傳統的七星螳螂拳,後來才和另兩位老師合創八步螳螂拳的。而傳給李崑山老師的是傳統的七星螳螂拳,傳給馮環義老師的則是八步螳螂拳,是兩種不同的拳術。正如一位老師擁有多種專長,可以在學校教兩門以上的不同科目,並不會有所衝突。而我們若對這個問題做一個純粹的探討,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姜化龍老師既然將傳統螳螂拳做了修改,必然是認為有其必要,那麼為何不統統都教修改過的八步螳螂拳呢?或許我們可以作一個較合理的推論,可能李崑山老師的拳術,是早年還沒有和另外兩位老師合編八步螳螂拳之前所傳授的;而馮環義老師的拳術,則是較後期經過修改後所傳授的。但是唯一可以求證的衛老師也不在了,所以我們無法肯定,只能說是一種推理。

第二、其他的螳螂拳確實也有摘要,七星螳螂拳有七段摘要,據香港黃漢勛先生的說法,羅光玉先生傳下來的有六段摘要,而目前書只有出到三段、再加上姜化龍等三位老師合編的六段八步摘要,一共有三種不同的摘要拳,只是都用摘要的名字。就像很多武術的腿法都有叫做旋風腿的,但是踢法不見得相同;人也是有很多同名同姓的,像臺灣就有很多人叫做陳武雄。好的名稱很容易被大家所採用,所以就不約而同的把自己門派中較菁華的一套拳都叫做摘要拳,其實是三種不同的拳套。

此外,曾有人把八步螳螂拳稱為「拔步螳螂拳」,左顯富老師認為那應該是音誤所致,八步螳螂拳沒有別的名稱。

貳、八步螳螂拳之特性

八步螳螂拳既然是融合了八卦、通臂、形意等拳法的優點而創發的,所以也包含了八卦的身形圓轉、通臂的鬆柔綿長、以及形意的準狠直捷。在八步螳螂拳的創發過程中,除了新編的摘要六段之外,左顯富老師認為其他螳螂掌原有的套路,像摘要、小翻車等,也已經不完全是早期的模樣,而曾經經過修改。例如早期螳螂拳的步法是猿猴步,步子較小,雖然快而敏捷,但是不夠穩定,就經過了三位老師的判斷而修改。也是衛老師弟子的張光宏老師認為,這種修改是把八卦、形意、通臂等拳術的特性吸收進來,是整體拳意的融合,並非單招的拼湊。所以我們可以從八步螳螂拳的某些招式中感受到八卦、形意、通臂等拳術的拳意;而無法強分這招是八卦或那招是形意。

此外,螳螂拳講求連削帶打,亦即迎著對方的攻勢,再以反方向的力量給予攻擊,就像兩輛車迎面對撞的破壞力量必定遠大於一輛車自己去撞牆。在螳螂拳的技擊手法上,更不曾把對方當做傻瓜或者不會動的木頭,而會考慮到對方的反應,以相應的連續手法攻擊,將敵人逼入絕境而無法招架,這便是螳螂拳所謂的一手化五手,也是螳螂拳又被稱做梅花拳的原因。

八步螳螂拳在基礎的樁功及步法訓練上有八式及八步。所謂八式,是從繁雜的招式中歸納整理出來的八個基本式子,經過訓練熟悉後,才能在練習套路時易於達到招勢的正確要求;並奠定下技擊時發勁的功力基礎。八式分別為;騎馬式、登山式、坐虎式、坐盤式、捕蟬式(虛式)、虎頭式、塌機式(敗式)、寒雞式。八步則為竄跳步法的練習,主要在訓練式子的轉換當中,步法移動的穩定性,使得重心的移轉能更靈活而平穩,以便身體能適應各種姿態的變化,達到套路及技擊的要求。八步分別為;拔步、竄步、疊步、入環步、吞塌步、挪步、行步、拖步。因為八步在訓練過程中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其他螳螂拳所沒有的,所以成為八步螳螂拳得名的由來。

八步螳螂拳亦是一種講求剛柔相濟的拳術,在其基礎埋論之中,有八剛十二柔之說。八剛是發勁擊敵的方法,十二柔則是護住自己三門(上門為頭部、中門為心口、下門為陰部,合稱為三門,皆為人身要害),及打開對手三門的方法。

八剛及十二柔又各有基本手法以及應用招式的分別。八剛的基本手法為:衝、撞、崩、插、棍、挑、劈、砸;其應用的招式為;一剛泰山壓頂、二剛迎面直捅、三剛疊肘硬拱、四剛圈捶帶崩、五剛鐵臂雙棍、六剛轆轤硬攻、七剛翻車硬衝、八剛摔捋兩分。

十二柔的基本手法為;勾、摟、採、掛、沾、黏、貼、靠、閃、轉、騰、挪

其應用招式為;一柔見剛而回手、二柔偷手而入手、三柔見接手而滾手、四柔圈捶前掛手、五柔掛手而勾手、六柔見採手而入手、七柔見來手而摟手、八柔磕手而入手、九柔撲手而入手、十柔挑手而入手、十一柔提手而入手、十二柔見入手而開手。在這裡要稍加說明的是;勾、摟、採、掛是開門的基本手法;沾和黏是這些手法的運用法則,亦即所謂的聽勁;閃、轉、騰、挪則是配合步法運用的基本身形,貼和靠是利用這些身形和步法欺近敵身的法則。

八步螳螂拳還有所謂的八打和八不打,是指技擊時因目的不同,而加以區分的不同攻擊部位。其區分原理來自於人體的生理構造及功能。八打的部位被擊中後容易受到創傷,失去戰鬥力而被制服;八不打的部位被擊中則有生命的危險,除了不可隨便攻擊之外,也要注意防護不要遭到攻擊。

八打為;一打雙睛眉頭、二打唇上人中、三打撩陰高骨、四打穿腮耳門、五打背後骨縫、六打肋內肺俯、七打鶴膝虎烴、八打錯骨分筋。

八不打為;一不打太陽為首、二不打雙風灌耳、三不打咽喉穿嗓、四不打背後腦嗡、五不打左右兩脅、六不打兩腎對心、七不打胸骨劍突、八不打海底撩陰。

但是,只要是練過八步螳螂拳的人必定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八步螳螂拳的套路中,攻擊八不打的招式比比皆是,既然是「八不打」,又為何處處教人如何去打?

關於這一點,左顯富老師認為要看實際情況來拿捏,若是師兄弟之間練習,或是訪友切磋武技,當然要點到為止,不能攻擊八不打的部位;但是若遇到凶殘的敵人,或自己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則出手不能容情。此外,左老師也指出八不打在現代的多重意義;既然八不打被擊中會有生命的危險,那麼在練習時切莫攻擊師兄弟這些部位,而自己尤須將這些部位防護好,以免發生危險,況且現代的法律殺人是很重的罪,更不能輕易攻擊八不打而觸犯法網。

總之,王朗在創造螳螂拳時,即已融合了十八位名家的手法;而八步螳螂拳更是集合了四大武術與三大高手的菁華而成,可說是一種訓練方法完整,並且實用有效的拳術。它的訓練過程由簡入繁,手法、身形、步法均漸次深廣,待功力日積月累後,又能在使用上由繁入簡,往往一些最直接簡單的招式也能克敵制勝。因此,八步螳螂拳才能在臺灣的傳統武術界裡佔有一席之地,並且擁有眾多的練習人口。

參、八步螳螂拳在臺灣之傳授情形

如前面所敘述,八步螳螂拳是由衛笑堂老師帶來臺灣傳授的。所以,要瞭解八步螳螂拳在臺灣的傳授情形,得先介紹衛老師的武術生涯。衛笑堂老師原名衛延恫,字梓生,清光緒廿八年(民國前十年,西一九O一年)七月廿三日出生於山東省棲霞縣六區荊山鄉東杏山村,於民國七十三年三月二日因心力衰竭而逝世。衛老師小時曾經學習過地趟拳,有些介紹衛老師的文章說他小時候練的是家傳的摔手螳螂拳,但是據查訪多位跟隨衛老師習拳多年的弟子,都只有聽衛老師說曾學過地趟拳,而未曾聽說學過摔手螳螂。因此,這個說法最早不知從何而來,或許是傳聞有所訛誤。(事實上,這個錯誤的說法可見於高文正先生所著的螳螂拳術書中)衛老師的父親在他十六歲時,延請了螳螂拳名家馮環義老師來家中教授其八步螳螂拳,四年苦練,盡得其真傳。此後,衛老師數度應聘至各地教拳,二十九歲應山東旅滬體育會之聘於上海法租界教授八步螳螂拳時,結交了精武體育會的太極拳教師吳鑑泉先生,並向其學習吳氏太極拳。

民國三十七年,衛老師先赴韓國,再於三十九年冬來臺,以開山東餃子館為業。閒暇之餘,常常到植物園練練拳。後來,有幾位也常到植物園運動的人,因為佩服衛老師的功夫,而懇求衛老師收他們作徒弟,教他們練功夫。從此,衛老師就在植物園教起拳來,學生也日漸增多。衛老師亦曾先後應臺灣大學、東南工專、致理商專等校國術社之聘,前往任教。且於民國五十六年起,陸續出版了「實用螳螂拳」、「實用螳螂拳續集」、「實用螳螂拳秘岌」等三本書。前一本交由華聯出版社印行,後兩者則由衛老師自己出資印行,以提供學生及後學者參考,並為傳統武術保存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衛老師教拳極重視實用,他第一次到台大教拳時,就對台大的學生說:「各位同學,你們來跟我學拳,就是用來打架用的,如果只是要健身,那麼你們大可不必跟我學,可以去學體操、瑜伽!而且練功夫就要給練好,因為在外面人家要打你,如果你不會功夫,打你幾下就算了;如果你練過功夫,人家會說那人會兩下子,要抄傢伙去打。」

衛老師並非鼓勵學生逞強鬥狠,而是要在一開始就灌輸給學生一個練國術時極重要的概念:技擊才是武術的本質和目的。因為國術的每個動作和式子都是為了技擊的功能而創造發明的,先輩們不會往拳套中加入無意義或沒有用處的動作,所以唯有掌握到每個招勢的技擊意涵,才能把這個招勢練到最正確。因此,在學習國術之初就建立正確的武術概念,並且掌握到武術的本質,才能將國術練得正確而且事半功倍。所以,衛老師在二十歲到八十三歲約六十三個教拳生涯裡,沒有一次不是親自示範動作,以求學生看得明白、學得正確的。俗諺說;「賢師莫若訪友妙」,他自己更是有無數訪友切磋武技及實戰的經驗,這可由他自作的一首「訪友歌」中看出來:

「本人武技不甚優,江湖路上訪過友,雖然武功不甚佳,二十三歲到滄州,訪到明家袁金棟,武技高強真明手,彼此交手吾不敵,朋友交情更深厚。由此回家人了伍,軍隊之中任教授。煙臺訪過老張伍,此人力量甚少有。二次又訪郝慎信,鐵掌練得更優厚。福山訪過吉春亭,螳螂拳中為高手。大連去訪孫之結,為人慷慨好交友。上海訪過紀中德,山東會館任教授。東北又訪趙鳳亭,奉天一帶是好手。煙台見過李永德,七十告老回滄洲。武林高手遍天下,比其本人拉低手。而後又訪張發才,與他門徒林九川。」

根據曾跟衛老師學拳的學生張光宏老師的回憶:衛老師是個不太多話的人,但是對學生卻從不擺架子,而且極盡心力的教導每一位學生,傳授武術。張光宏老師家就住在植物園附近,每天早上六點多到植物園時,衛老師都已經在那兒活動了。有一天,他心血來潮起了個大早,五點五十分就到了植物園,結果都還沒有人來,過了一會兒,衛老師就來了。隔天,他仍然五點五十分前往,卻發現衛老師早已在那兒等他了。次日,他起得更早,五點半就到了植物園,衛老師仍然比他更早到。衛老師就是以這種認真的態度,身體力行的行為,來教導學生,不但教給了學生武術,更於無形中教導學生陶冶了自己的人格。

在植物園跟衛老師學拳的學生極多,學生到了就自己先練壓筋、踢腿、溜腿、八式、八步等基本功,衛老師再依照每個學生進度和練習情況的不同,個別教授套路。拳套的進度依序為;七手、力劈、小翻車、大翻車、摘要一至六段;還有兩人對練的拍按對打。至於兵器,則因為當時練拳的環境非常克難,加上兵器購買不易,所以許多像三節棍這類的奇門兵器,都無法傳下來,只能教授一些用掃帚柄也可以練的刀、槍、劍、棍等兵器。此外,衛老師亦練有一種八步螳螂拳的獨門兵器「通天掌」,它的構造很簡單,就是一根鐵棒上有一個可以戴在指頭上的戒指,很像是峨嵋刺,但一頭短一頭長;使用時就直接套進中指將鐵棒握在手裡用。

現在,衛笑堂老師的學生當中,仍繼承他的志業在教授拳術者,在臺灣的有:興隆公園的王傑老師、八步功夫學苑的左顯富老師、青年公園的陳國興老師、中正紀念堂的溫送珍老師、板橋體育場的劉興業老師、台北新公園的彭韓萍老師、武壇國術推廣中心的林松賢老師和張光宏老師;國外方面;美國有吳而立老師、德國有左顯富老師的學生董開森老師,更有苟廣龍老師在美國、歐洲、澳洲等地教拳,學生眾多,並且數度帶領學生回國參加比賽。因此,衛老師的功夫及精神,可謂傳佈久遠,綿延不絕了。

肆、在臺灣授拳之八步螳螂拳老師特寫

八步螳螂拳經由衛笑堂老師的傳授,已在臺灣紮根深植,而且枝葉繁茂。衛老師的得意高徒非常多,像實用蟑螂拳秘岌裡所載的林鈞福、唐致欣、王秋雄、吳而立、陳國興、顏錦福……等,均是衛老師較早期的學生,其後更是不計其數。這裡僅就目前仍在教授拳術者作一簡介。

一、左顯富老師

左顯富老師,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一日出生於雲南省盈江縣。左老師因為國小校長有練國術,加上自小便身體不好,一直對國術心生孺慕,但苦無接觸的機會。

到了民國五十八年考上台大,才有緣在國術杜裡正式學習國術。起初,社團由蘇昱彰老師指導,並於假日至植物園跟衛老師學拳。到了第二年。台大國術杜才聘請到衛老師來授課。從此,左老師便跟隨著衛老師習拳,直到衛老師去世。左老師在這些日子裡,不但學全了八步螳螂拳的所有拳套和刀、槍、劍。棍等兵器,也承繼了衛老師的志業,教授台大、致理國術社裡的青年學生練習八步螳螂拳。而後,更於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在景美成立了「八步功夫學苑」,正式肩負起傳承八步螳螂拳的重任。「八步功夫學苑」裡除了教授衛老師所傳授的八步螳螂拳和衛式太極拳(經過衛老師修改的吳式太極拳)之外,亦教授左老師向前太極拳協會理事長王延年老師學習的金丹派左家氣功,以增進身心的調養,和作為發勁的輔助。

左顯富老師目前專職教授拳術,學生已不計其數,而仍堅持傳授正統武術,不搞花招噱頭,不使武術淪為名利的附庸。左老師授拳極重視方法和觀念的正確性,他認為武術訓練的目的在於健身、武藝之美、技擊和人道等四者的追尋。所以;左老師的學生不但學得了一身好功夫,而且個個身體強健、心神調諧,沒有一般練武者容易受傷或性情旺躁的現象。而左老師最大的心願則是;能教導出一批認真學習的學生,舉辦一次成果發表,屆時邀請各位師兄弟來參觀指導,並舉行正式的「八步功夫學苑」成立大會,以延續衛老師畢生苦心經營的武術命脈。

二、王傑老師

若在早晨的七點鐘,走進位於木柵興隆路巷內的興隆公園,就能看見一群男女老少,圍著一位精神奕奕的老者,聚精會神的聽著、看著老者講解及示範武術。這位老者,就是已經七十餘歲卻仍學不厭、教不倦的王傑老師。王傑老師是湖南省湘鄉縣人。早年曾練過家傳的岳家拳和白鶴拳,到臺灣後又跟隨衛老師學習八步螳螂拳和吳式太極拳。此後,王老師逐漸融合各家拳法,而成為具有個人特色的實用武術。王老師教拳較不拘形式,大多以拆解實用招式為主,再輔以太極推手的練習,以修養學生的心性。王老師對自己所教出來的學生的功夫都深具信心,尤其是王老師的公子王懷湘先生,更是跟隨王老師習拳最久,深得其傳。從王老師矯健靈活的身影當中,每個學生似乎部看見了自己和國術的光明未來

三、林松賢老師、張光宏老師

林松賢老師與張光宏老師打從一開始接觸國術,就天天在一起練拳,其後所有師承均相同,放在此一併介紹。林松賢老師,民國五十年五月六日出生於臺灣嘉義;張光宏老師,民國四十九年四月十六日出生於臺北市。他們是在民國六十六年進入東南工專參加國術杜時,與國術結下不解之緣的。專一時,社團是由武壇國術推廣中心的楊曉東老師指導,到了專三才由衛老師前來授拳,而專五時衛老師因身體狀況及路途遙遠的緣故無法前來,改由住得較近的王傑老師來校授課。林松賢老師、張光宏老師與彭韓萍老師是同班同學;每天一大早,三人就到植物園跟衛老師練拳,到了上課時間再一起趕到學校上課;如此勤練從不間斷,直到畢業入伍。退伍後因工作的關係,他們兩人無法像學生時代那樣的練功,一直到隔了幾年,才進入武壇國術推廣中心向劉雲樵老師學習八極拳、八卦掌等武術。

其間,林松賢老師先後在東南工專、藝術學院等校國術社教授拳術;而張光宏老師亦先後任教於中華工專和世新學院的國術祉。他們跟隨衛老師學得的拳術和兵器套路有;七手、力劈、小翻車、大翻車。摘要一、二段、七手對、力劈對、拍按對和純陽劍等。

張光宏老師表示:他們跟隨衛老師所學到的還不止這些套路,因為衛老師教拳時極重視實用,總是親自示範動作,並且給學生餵招,讓學生親身體驗式子的用法,而他就是這樣從「挨打」中學會如何去打,並且漸漸體會出武術的奧秘。

目前大多數教拳的師父在教授拳術時,都只練拳套而不教用法。但衛老師則有系統的教授用法,讓學生在武術的領域中,能真正的登堂人室,進而浸淫在廣大深遽的武術天地裡。而今他們教拳時仍以八步螳螂拳為主,並且遵循著衛老師的方法。除了教授套路之外,亦著重在用法的傳授,因為唯有確實知道「用法」才能正確的練習,而且不會失去武術的本質;況且,從跟隨衛老師的這些日子裡,在這方面學到了很多,所以一直抱著感恩和傳承的心理,努力的把衛老師的絕學傳下去。

四、彭韓萍老師

彭韓萍老師,民國五十年八月二日出生於臺北市。彭老師和林松賢老師,張光宏老師在東南工專是同班同學,所以服役前的武術經歷是相同的。在服役期間的假日裡。彭老師常到新公園跟韓德祥老師學習少林拳,練了一套少林地趟拳和九節鞭、三節棍、繩鏢等兵器。其後又跟張克治老師學醉拳、少林洪拳和十八般兵器。跟鍾復生老師學鷹爪功、跟張迎春老師學九節鞭。此外,亦曾向高道生老師請教螳螂拳、向李青山老師請教九節鞭及繩鏢。彭老師教拳的歷史可追溯到民國七十五年的夏天。原本只是自己到中正紀念堂練拳,後來一些來散步、運動的人主動要求跟他學拳,再加上正在放暑假的社團學弟妹也來練拳,彭老師就開始了他的授拳生涯。同年亦成立了「大漢國術研究中心」,有了一個室內的練習場地。後來又移到新公園來教拳,一直到現在。其間,彭老師亦曾至師大附中、復興商工專校及光武工專等校國術社教授國術。在彭老師的印象中,衛老師是個相當沉默的人。但是衛老師擁有一股武人的威嚴,其眼神溫而不慍,學生們見了自然生出一股奮發用功之心而不敢偷懶。衛老師的教拳方法雖然傳統,但是遇到學生不懂之處,必定和學生實際拆解拳招,甚至會用一點勁道打在學生身上,讓學生確實明瞭這招的用法,進而能正確的練習。這是大多數老師無法做到的。

彭老師認為;在武術的傳授過程裡,不可免的會加人個人的習慣或心得,但只要其基本的原理和精神不變。是不必刻意去強調怎樣打比較原始或純粹,以及強分誰是八步、七星。需要注重的是如何承傳先人的功夫藝術。再和其他門派相互參考,加上實際應用時的印證,以解決自己的武術疑難,增進自己的武術見解和功力。這樣。才不會閉門造車,光會誇耀自己門派和功夫的神奇,而永遠不明瞭武術的真諦。這也是彭老師在跟隨衛老師學拳的日子裡,所獲得最真實而寶貴的學問!

結論

八步螳螂拳從姜化龍等三位老師的初創。到衛笑堂老師的在臺傳授,一直是在非常艱困的環境裡發展的,從未有任何機構團體,對國術傳藝施予一絲一毫的援助。八步螳螂拳在這種環境下,卻仍能在臺灣擁有今日的成就,這完全要歸功於衛老師和他的弟子們不計個人名利的辛勤耕耘。這數十年裡,衛老師和他的弟子們從來不曾去宣傳自家門派的功夫有多神奇,或是去編造任何一個自己師父的神話事蹟,只有孜孜不倦的教拳習拳,並謹守著武人應有的分際,不願做出有違武德的事情來。正如左顯富老師所言:如果能教導出四到六個練得不錯,並且持續在從事教拳志業的學生,那麼一切世俗的困頓和不如意,也都可以釋然了。

 

棹岱 97/02/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棹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